• 收藏本站
  • 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返回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返回
      • 学院党委
      • 学院专门委员会
      • 系所中心
      • 科研附属机构
  • 党建思政
  • 师资队伍
    • 返回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工程师
    • 行政人员
  • 人才培养
    • 返回
    • 本科生教育
      • 返回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课程设置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返回
      • 专业介绍
      • 培养与管理
      • 研究生招生
      • 通知公告
  • 科学研究
    • 返回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实验中心
      • 返回
      •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 科研成果
  • 学院风采
    • 返回
    • 综合新闻
    • 学生园地
    • 榜样风采
  • 办事指南
    • 返回
    • 人事事务
    • 学院事务
    • 科研事务
    • 教学教务
    • 学工事务
  • 校友天地
  • 首页

    HOME

  • 学院概况

    ABOUT US

    1. 学院简介
    2. 现任领导
    3. 组织机构
  • 党建思政

    PARTY

  • 师资队伍

    TEACHERS

    1. 教授
    2. 副教授
    3. 讲师
    4. 工程师
    5. 行政人员
  • 人才培养

    TEACHING

    1. 本科生教育
    2.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RESEARCH

    1. 科研动态
    2. 学术交流
    3. 实验中心
    4. 科研成果
  • 学院风采

    DEMEANOUR

    1. 综合新闻
    2. 学生园地
    3. 榜样风采
  • 办事指南

    GUIDE TO

    1. 人事事务
    2. 学院事务
    3. 科研事务
    4. 教学教务
    5. 学工事务
  • 校友天地

    ALUMNI

  • 校园风采
  • 校园风采
  • 校园风采
  • 校园风采
  • 校园风采

副教授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工程师
    • 行政人员

副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正文

罗飞腾

作者:    时间:2017-07-04     浏览:


姓名:罗飞腾

职称:副教授

电话:027-87540185

电子邮箱:luofeiteng@hust.edu.cn



教育经历

2002年9月—2006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2006年9月—2012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硕博连读),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年11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

2015年8月—2018年10月: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一研究所、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主任师

2012年8月—2015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一研究所,工程师、主管师


科学研究方向

(1)涡轮/冲压/火箭/组合发动机等的复杂内流流动、燃烧基础研究

(2)高超声速冲压及组合发动机(RBCC、TBCC等)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3)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系统一体化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4)宽速域变结构发动机流道设计与新型调节技术研究

(5)新概念、新构型、新方案等空天推进技术探索研究

(6)新型混合动力推进、电气化航空发动机/空天动力总体技术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经历

长期从事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组合推进、飞行器/发动机一体化等设计研发与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空天发动机复杂流动与燃烧相关基础研究,具有国内一流空气动力、空天动力研究机构的一线科研经历,牵头承担/参与了重大专项、重点型号、重点项目等科研攻关,支撑团队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在校建设了高速燃烧与推进实验室、高超声速飞行器推进特色科研团队,依托电气学院XX重点实验室开展电气化空天动力交叉研究,与国内航空航天核心主机所保持深度合作研究,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应用的融合发展优势。

近些年代表型科研项目如下: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受限流道内RBCC发动机主次流相互作用及燃烧释热耦合特性与机理(2021-2024)

(2)主持重大专项预研攻关、装备预先研究、科工局实验室稳定支持项目等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企业联合创新基金纵向项目;

(3)主持航空航天科研院所委托的技术研究开发项目10余项,骨干参与相关国防纵向、横向科研项目若干项

(4)承担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科研启动项目)1项


学术/科研兼职

EI核心期刊《推进技术》编委会青年编委,核心期刊《空天技术》编委会青年编委

ENERGY、Fuel、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Frontiers等SCI期刊审稿人

中国空天动力联合会冲压及组合推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低跨超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内多个航天航空主机所外聘专家/评审专家,某国防科技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师


主讲或参与课程

喷气与火箭发动机(本科生课程,48学时),2019-2022

喷气推进原理(本科生课程,48学时),2023至今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基础(本科生课程,32学时)

发动机系统设计与分析(研究生课程,32学时)

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研究生课程,32学时)

高超声速飞行器导论(研究生课程,参与)

航空宇航学科前沿课程(博士研究生课程,参与)


论文发表情况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共同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一作/通讯的SCI论文10余篇、EI论文15篇以上。近年来代表性研究论文如下:

[1] Luo, Feiteng; Song, Wenyan; Li, Jianping; Chen, Wenjuan; Long, Yaosong ; Experimental study of kerosene supersonic combustion with pilot hydrogen and fuel additive under low flight mach conditions, Energy, 2021, 222(1).(SCI一区top)

[2] Luo, Feiteng; Song, Wenyan; Chen, Wenjuan; Long, Yaosong ; Investigation of kerosene supersonic combustion performance with hydrogen addition and fuel additive at low Mach inflow conditions, FUEL, 2021, 285(2).(SCI一区top)

[3] Feiteng Luo; Zhenming Qu; Yaosong Long; Wenjuan Chen; Jinli Hou; Baoxi Wei ;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modeling, optimiz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BCC ejector mode,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2023.(SCI一区)

[4] Zhenming Qu; Xinke Li; Feiteng Luo(通讯作者); Yaosong Long; Wenjuan Chen; Mechanism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ll skin friction reduction by boundary layer injection under hypervelocity inflow conditions, Int.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 Flow, 2024, 106(2).(SCI二区)

[5] Feiteng LUO,Wenyan SONG,Zhiqiang ZHANG,Weiqiang LI,Jianping LI.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f Vitiated Air Effects on Hydrogen-fueled Supersonic Combustor Performance[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Vol.25(2), April 2012, P164-172.(SCI一区)

[6] LUO Feiteng, GANG Qiang, MA Jun, LING Wenhui. Preliminary Design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of a Wide Range Rocket-based Combined Cycle Engine[C]. 67th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IAC2016),Guadalajara, Mexico (26-30 Sept. 2016).(EI检索)

[7] LUO Feiteng, FENG Shuo, TIAN Yufei,GANG Qiang. Analysis of Thermal Throat Characteristics of a Wide-Range RBCC Combustor at Ramjet Mode[C]. Asian Joint Conference on Propulsion and Power (AJCPP), Xiamen, CHINA (14–17 March 2018).

[8] Feiteng Luo; Zhenming Qu; Yaosong Long; Wenjuan Chen; Numerical Study on Fuel Pre-injection and Heat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Mach Number Hypersonic Inlet,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under revised.

[9] Haitao Li; Yaosong Long; Feiteng Luo(通讯作者); Zhenming Qu; Wenjuan Chen; Research on Design Method of a Variable Geometry Hypersonic Inlet with Wide Mach Number Operating Range, Proplusion and Power Research, under revised.

[10] Feiteng Luo; Zhenming Qu; Haitao Li; Wenjuan Chen; Yaosong Long; Thermodynamic Cycle Performance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igher Mach Scramjet with Inlet Pre-injection,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under review.

[11] Feiteng Luo; Haitao Li; Zhenming Qu; Wenjuan Chen; Yaosong Long; Performance model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validation of higher Mach hypersonic inlet with fuel pre-injection,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under review.

[12] 罗飞腾; 姚达豪; 李新珂; 渠镇铭; 陈文娟; 龙垚松; 支板火箭构型对引射进气与主次流相互作用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推进技术,2024-05.

[13] 渠镇铭; 李海涛; 罗飞腾(通讯作者); 陈文娟; 韦宝禧; 杨甫江; 燃料预喷注与释热对高马赫数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研究, 推进技术, 2024-02.

[14] 渠镇铭; 罗飞腾(通讯作者); 陈文娟; 龙垚松; 超高速内流壁面边界层惰性工质喷注减阻仿真研究,推进技术. 2024,45(06).


近期代表专利

针对吸气式发动机、空天组合动力、变结构调节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概念、新构型、新方案,申请授权/受理专利10余项,一些专利技术已在型号预研、技术开发得到实际应用。近年来授权的代表性专利如下:

[1]一种外骨架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及控制方法,发明专利(ZL202210812688.8)

[2]一种冲压发动机可调喷油支板结构及控制方法,发明专利(ZL202111580947.0)

[3]一种直接驱动组合发动机流道调节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ZL202011539019.5)

[4]一种火箭基爆震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ZL202011193627.5)

[5]一种变结构双通道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发明专利(ZL201618007382.0)

[6]一种多通道三组合循环发动机,发明专利(ZL201718004040.8)


招生信息

课题组主要聚焦各类吸气式发动机、宽速域高超声速组合推进、飞行器/发动机一体化、发动机复杂流动与燃烧等基础科学、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问题研究,关注发展MBSE、智能设计方法与技术的交叉应用。依托航空航天学院燃烧与推进实验室(直连实验台、脉冲激波管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具备良好的实验测量测试、仿真计算条件,可以支撑开展各类创新研究与实践。常年稳定招生以下学科方向: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

  • 机械工程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

  • 机械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

欢迎对航空航天、高超声速、空天动力前沿等有科研兴趣的同学保送、报考研究生(硕士、博士),尤其是航空航天、流体力学、能源动力、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相关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同学。欢迎本科生加入课题组进行学科竞赛、大创项目、毕业设计等实践训练。


上一篇:刘晓伟

下一篇:彭洋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佐治亚理工学院 华盛顿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南五楼205室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0185

学院邮箱:hustA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