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逆行,航空航天学子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二)
(通讯员 何典灿)将来,不论何时,当人们再次回顾新冠肺炎疫情,必定会为一种壮观的景象深深触动:危急关头,一个个原本最平凡的人,突然绽放出最不平凡的英雄光彩。就是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却一起做着值得整个社会铭记的事情:自发参与抗击疫情。
航院也有这样一群青年志愿者,他们“逆行”在昔日喧闹的社区街道,成为了城市中的另一种“基础设施”。
涓涓细流汇大海,点滴善举成大爱
徐博洋,航空航天学院硕博1901班研究生,服务时长28小时
疫情当前时,全国上下一条心,心系武汉共命运。作为一名武汉求学的学子,虽身在百里之外的家乡,但也应该以一份赤诚之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份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志愿服务期间,我主要负责的是对社区进出入车辆的扫码登记,严格按照一车一码,记录进出入的时间,做到社区出入人员的严格管理,同时配合社区发放疫情宣传材料等工作。曾经在非典时期,我们被祖国和人民保护,而今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责无旁贷。随着防疫工作的推进,社区志愿者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背影,虽然我能够做到的不多,但是涓涓细流也会汇成大海,而这次抗疫志愿服务也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会将其好好珍藏起来。如今,多数省份已调低疫情应急相应级别,已经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力量与中国速度必将驱散疫情的阴霾,迎来山花烂漫的春天。

航院青年志愿者徐博洋开展行车初入登记
战“疫”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管飞宇,航空航天学院飞设1701国际班本科生,班级班长,入党积极分子,服务时长4小时
作为武汉返乡人员,我是被“重点监管”的对象之一。尽管我元旦已经回家,早已安全渡过14天的隔离期,但严峻的防控形势使我不得不持续受到严厉的“监管”,并强制前往医院接受包括核算检测在内的各种检查。前期各种繁琐的手续和缺乏温度的执行曾让我一度感到被歧视,并产生了不情愿配合的想法。事情的缓和与转机出现在我参加鹿泉社区防控志愿工作后,这里是母亲单位所在地,也是外公、外婆所住的片区,我负责在社区门口的体温监测和登记工作。工作中,我看到严控政策执行下基层人员的过度反应和不足,但这背后,我同时也感受到了每一个工作人员“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闪光初心与强大执行力。抗疫志愿服务使我逐渐从一个“被监管者”转换成一名“服务者”,实际参与到抗击疫情的社区防控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对此还是有一些自豪的。
这段经历也让我感触颇深,近段时间国外疫情蔓延爆发、政客互相推诿、民众毫不在乎,这与国内已逐步走向复工、复产、复学的形势形成鲜明对比。面对无情病毒,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相信在借鉴前一阶段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面对“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新阶段防控大局,有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科学施策,医务人员的精准治疗,全国人民携起手来同心战疫,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毒,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

航院青年志愿者管飞宇暖心抗疫,为爱加油
疫情中的“平凡”力量
廖屹峰,航空航天学院飞设1601班本科生,班级体育委员,中共党员,服务时长3小时
今年一月中下旬,我国爆发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这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大考验中,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武汉返乡人员,一名新时代大学生,一名中共党员,自己能做些什么。3月初,我决定,不仅仅在互联网上叮嘱亲人、朋友积极防疫,更要为身边人做些什么。这时全国的防疫动态日渐向好,但仍可能第二次爆发,不可懈怠。因此,我报名参加了益阳日报家属区的防疫宣传志愿工作,为来往人员做测温登记,叮嘱防疫事项,并按时巡逻小区,播放防疫广播。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实但一下午的值岗却让我颇感疲惫。这也让我不由得想起,过去我接受的每一次测温和叮嘱,听到的每一声“群防群治才能打好小区的防疫攻坚战”宣传语。正是这些平凡的“重复”、苦口婆心与坚持,才构成了战疫中“健康守护者”的背影,才筑起了社区防控战线的坚实屏障!
作为一名短时服务的志愿者,向所有奋战在抗疫工作战线的可爱守护者们致以敬意,同时也对自己为社区防疫贡献力量感到自豪。工作中我也了解到其他志愿者的情况,在这场战“疫”中,每一个人作出的小小善举都变得意义非凡。面对疫情大考,我们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

航院青年志愿者廖屹峰行动抗疫,为爱加油
向抗疫中的所有坚守致敬
王邢舟,航空航天学院飞设1601班本科生,共青团员,服务时长3小时
疫情期间,我加入了小区业主委员会组织的“防疫志愿者”队伍。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登记进出车辆和人员信息,工作时间是周六晚上的六点至八点。
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我们每天从早上八点上岗,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八点才下班。从前还有时间锻炼,现在回了宿舍只想倒头就睡。”一位保安曾这样向我介绍他的工作,“有的同事才从老家回来,还在宿舍隔离呢,人手不够哇,我们不干就没人干了。能咋办?再累也得上呐。”听到这些,我不由得对这些普通的“小人物”也心生敬意。有时恰巧遇到业主回来却没有及时迎上前去测体温,让他多等了几十秒,就是一顿狠狠地数落。碰上“较真儿”的人,数落完了还要发几条投诉,而短短几句抱怨,会直接扣掉他们一天的工资。那天我见证了这样的事发生在和我同一班的工作人员身上,一个一米八几的东北汉子哭得像个孩子。正值三月末倒春寒,尤其六点以后,没了阳光的庇护冷得就像腊月似的。和我一班的保安早上出门没穿够衣服,冷得只能靠跺脚、搓手来取暖。直到晚上八点下班的时间,我才看着他把刚到了一刻钟就已经凉了的外卖晚饭从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拿出来坐在一旁吃。
如今国内的疫情形势正在逐渐向好,当人们开始重拾往日的欢声笑语、车水马龙时,我们不应该忘记还有这些守卫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们,他们在医院、在机场、在火车站、在隔离点、在每一个小区门岗……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换来大家的幸福安宁。

航院青年志愿者王邢舟暖心抗疫,为爱加油
疫情之下,同心战“疫”构筑了我们的“安全感”
徐胜,航空航天学院飞设1601班本科生,中共党员,服务时长4小时
作为在武汉封城前一个星期返乡的大学生,在疫情爆发初期,也曾惶恐、焦虑,害怕自己防护不足受到感染,更害怕自己将病毒带回家乡传染给身边人。但随着党中央不断出台科学有力的政策措施,各级组织闻令而动、各方力量集结逆行,基层人员奋战防疫一线,重建的“安全感”逐渐抚平了我的焦虑,并驱使我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加入九十殿行政村村委会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
3月初我正式成为村委会的志愿者,通过上门实地走访摸排村里的返汉人员,通过登记居家隔离信息做到“应查尽查,不漏一人”。在走访11户人家、联络30人的同时,也开展村委防疫政策的宣传工作。2次实地上门、多次电话回访下来,我深刻体会到,疫情防控不仅需要制定科学措施的强大脑力,更需要落实“地毯式”的执行力和体力。我虽身处联防联控的最末端,但同时也是直面潜在病患的最前端。还有大批村镇干部、民警等等,这样的一群人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千家万户的平安默默守护,构建了疫情之下的“安全感”。
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责任担当?疫情防控对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广大青年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组成了坚不可摧战斗堡垒,筑牢防控体系,执行防控措施,组织动员全国人民团结互助共抗疫情。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海外留学生收到来自祖国的“健康包”,反观国外疫情态势在着种种反科学与阴谋论中仍然胶着。对照现实,再想想这两个问题,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激励我有所作为。疫情之下,同心战疫构筑了我们的“安全感”。

航院青年志愿者徐胜青春力行,为爱加油
疫情期间,我院共有9名党员、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组织、团组织的号召,踊跃投身于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中,他们成为了社区防疫的宣传员、居民生活物资配送的保障员、线上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员,累计服务时长达174余小时。共抗疫情,爱国力行,航院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航院19级研究生张润晗手绘作品《守望》